據歷史記載,佛山陶瓷基地形成於唐宋,至明清最為發達,“石灣之陶遍兩廣旁及泯外之國”,深受人們的歡迎,嬴得了“石灣瓦,甲天下”的聲譽。石灣以前燒窯以龍窯為主。建國以后,相繼出現了倒焰窯、輪窯、多孔窯、隧道窯、電窯、輥道窯等。
龍窯一般依山坡而建,亦少有在平地壘筑高台建就,取其傾斜順應火勢,宛似一條巨龍從天而降,因稱“龍窯”(石灣人舊稱窯為“灶”)。在清代石灣陶業全盛時期,共有窯灶107條。現在石灣陶瓷生產均採用先進窯爐,龍窯公存三條,南風古灶是最古老之一。
南風古灶的爐口正向南方,窯尾有榕樹成蔭,每至復日,涼風習習,故名為“南風灶”。南風灶在漫長歲月中,不斷生產亦不斷修葺。現在的煙囪是近代才加建的。
現窯體總長37.8米,窯牆外寬6米,窯內寬平均2.3米。窯面有火眼34排(每排5個),行活稱一排為一下火,共34下火。火眼作為燒窯時投放木柴之用。
窯側有灶口4個,用於產品出入。南風灶以前以燒制大盆類產品為主,現為工廠燒園林花盤產品。
資料來源: 人民網 http://culture.people.com.cn/BIG5/22226/48949/49047/3485830.html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